万学贤:急难险重勇担当,躹躬尽瘁写忠诚 - 代表风采 - 余干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官网

代表工作

首页 > 代表工作 > 代表风采

万学贤:急难险重勇担当,躹躬尽瘁写忠诚

2017-07-28 17:25:00

——记全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万学贤同志

他是真的累了,全县沉痛哀悼

万学贤,男,198011月生,余干古埠人,中央党校在职大学文化,20006月参加工作,2004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多年来,先后获得“先进新闻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法律综治先进个人”等十多项荣誉称号。其简历为:

1996.09--1999.07  江西省文艺学校上饶分校美术专业学生

2000.06--2005.11  余干县文化馆干部

2005.11--2007.08  余干县博物馆副馆长

2007.082010.12  余干县文化局三下乡办公室主任

2010.12--2011.12  余干县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三下乡办公室主任

2011.12--         余干县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局三下乡办公室主任

20175月起派驻九龙镇瓜畲村任第一书记。

时间,定格在20177月,这个火红的夏天。712日,星期三,万学贤同志已经在瓜畲村忙了几个昼夜,身体极度疲劳,并感到身体不适。傍晚时分,他跟乡镇分管扶贫领导请假,因为扶贫和单位送书下乡的事情需回单位一趟,13日(周四)可能回不去村里。13号上午万学贤同志在他家附近的诊所看了病,打完点滴之后,为了节约时间,就赶到单位忙碌去了。14日上午,他又到单位,把扶贫和文化书屋的事做完,已是傍晚。吃过晚饭后,他坚持马上要赶到村里去住,因为每个周六,是全县机关干部的集体扶贫日,他要提前赶回村里,方便第二天为机关干部扶贫提前做好相关工作。家人看到他状态实在太差,心疼他,就坚持让他在家休息一下,等状态恢复一些再去。据万学贤的弟弟万斌贤介绍,14日晚上快十点钟,他接到嫂嫂的紧急电话,说哥哥有点不对劲,要赶快送到医院抢救。他赶到哥哥家时已是晚上10点半左右。一家人将其送至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但到医院时万学贤同志己经没有了生命体征,医院抢救20分钟后,宣告抢救无效。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位年轻的扶贫干部,把他的忠诚与奉献,永远定格2017714日。他的人生永远定格在令人叹惋的37岁!

716日上午,县委书记胡伟,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占建芳看望慰问了县文广新局驻九龙镇瓜畲村第一书记万学贤家属。万学贤同志带病坚持工作,因为劳累过度,引发心源性猝死。县委书记胡伟高度肯定了万学贤同志生前的工作,认为他在扶贫一线表现出来的任劳任怨、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可贵的,他的离开既是他家庭的损失,也是我县扶贫事业的损失,号召全县党员、干部和第一书记向万学贤同志学习,立足岗位、扎实工作、砥砺前行,为我县“加快绿色崛起、决胜全面小康”添砖加瓦、再立新功!

717日早晨,县委副书记、县长黄胜富怮悼万学贤同志并亲拟挽联一幅。“惊悉万学贤同志因病累交瘁,不幸早逝,非常痛心,写此挽联,字短情长,遥寄天堂,祈祷学贤在天堂安好!”伤心化尽人间纸,拭泪合成冥界钱。黄胜富敬挽”

717日晚上,中共余干县委召开常委扩大会,决定追授万学贤同志“全县优秀共产党员”“全县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光荣称号,并通过了《关于向万学贤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县党员、干部、第一书记向万学贤同志学习。

万学贤同志逝世的消息传来,亲朋好友,领导同事无不震惊悲痛,纷纷自发到他家慰问与哀悼。省市扶贫和移民办、县委县政府、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办、县文广新局、九龙镇党委、以及他任职第一书记的瓜畲村委会,纷纷自发为他献上了花圈。县四套班子群,县直主官群,乡镇主官群,扶贫第一书记群……一个个双手合十的默哀表情,刷屏了大大小小的微信群,长长的默哀接力,让人无不动容。

这是怎样的一位干部?这是一位怎样的共产党员?为什么这么多人对他如此不舍与留恋?让我们一起走近万学贤同志,学习他“急难险重勇担当,躹躬尽粹写忠诚”的感人事迹。

他是第一书记,情系一方百姓

20175月起,万学贤同志挑起了县文广新局扶贫挂点九龙瓜畲村第一书记重担。为了做好扶贫工作,他日夜奋战在瓜畲村一线,调查摸底,整理档案,传达精神,跟踪落实,忙得不可开交。从56日,到他离世时,驻村不到70天,他把所有的贫困户家走了个遍。村民最想办的事是什么,谁家最需要帮助,谁家最穷,谁最有想法,谁最懒……他对95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村里的情况他也摸得一清二楚。

瓜畲村全村389户、共1978人,其中贫困户95户、389人,年人均收入不足2200元。万学贤驻村后,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为己任,沉下身子扎根基层,以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精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做实做细扶贫资料、了解贫困户情况,切实解决群众困难,赢得了广大贫困户的赞誉和爱戴。

在瓜畲村委会会计龙泽敏的眼里,他是一个既谦虚又勤奋敬业的人。“扶贫工作怎么做才好呀,你得教教我。”刚来村里,万学贤就向村委会会计龙泽敏讨教。完善贫困户信息成了他的首个任务。贫困户基本信息的收集,打印整理,一村一策,一户一档,建立台账,不到一个月时间,所有的信息被他理得井井有条。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基本吃住在村里,有时加班到凌晨一两点,完全没有周末的休息时间。偶尔回趟县城家里,也是带着“任务”回来的,要么是在县城打印材料,要么是到县城开会,或单位确实有事需要他回来一趟。

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万学贤对群众有着一份无法割舍的深厚感情,也换来了群众对他的真心。717日上午,在九龙镇瓜畲村程家组贫困户彭金娥家,当我们把消息告诉她时,她已泪流满面,哽咽地说:“怎么可能,这么好的干部怎么说没就没了呢,他来村里才两个月,到我家就不下10次,对我们家非常关心,还说要找中药为我家的老头子治病……我一定要去送送他,他比我们的亲人还要关心我们。”当我们走时,彭金娥眼里依然噙满泪花……

村委会干部说,万书记确实能耐得住性子,受得了委屈。据他们介绍,有一次,万学贤来到枫山咀组走访贫困户王选来时,吃了个闭门羹。王选来说:“你们干部来扶贫都是做做样子的,上面有什么好的政策,还不是全被干部的亲朋好友先得了。”万学贤听后,耐着性子与他促膝长谈,让他把心底的怨气全部说出来,并许诺一定给他一个公平的说法。后来通过多次接触,王选来心服口服,从此逢人就说万书记是个好干部。

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是万学贤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有一次,民主评议低保户时,其中有户村民得了皮肤病,当时大家都说他的条件有所改善,享受的低保可以拿掉。当万学贤了解到他家负担确实还重,他本人每年还要不少医药费时,万学贤坚持以人为本,依然把他作为低保户纳入其中。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他接手第一书记后,新增贫困户7户,都是他一家一户去了解情况后,经过民主评议,最终确定下来的,也是群众一致认可的。

扶贫就是为民。驻村以来,万学贤不管白天还是晚上,只要一有时间,他都会到贫困户家中走访,了解群众的所想、所盼、所求。贫困户王春胜几十年来,一直住在低矮的土坯房里,有一天晚上,万学贤来到他家,与他长聊一个多小时。王春胜对我们说:“我这么大年纪,对生活都没有了信心,没想到这个干部与我这样心贴心地交谈,没有一点当干部的架子,还说帮我家申请危房改造指标,让我重拾起生活的希望,没想到就这么走了。”他说着说着,泪珠不由地掉下来。

他不仅心系群众,更把群众当成自家人。有一次,万学贤到程家组贫困户家走访到傍晚7点左右,在回村部的路上,看见一位村民做完农事正在赶回家时,万学贤马上停车叫该农户坐他车一起回去,说他走回去会天黑。农户说自已的身上脏,不好意思坐,万学贤立马拉着他上车说,我也是农家的孩子,有土便是金,没关系。后来,这个农户逢人就说万书记好……贫困户王军海的妻子因病过世了。万学贤得知后,在出殡后的几天,他来到该贫困户家,安慰他的情绪,并自掏腰包拿了200元钱慰问,并叮嘱他要有生活的信心,把日子好好过起来……贫困户王生根的儿子在外读书放假回来,坐车到鹰潭,已到凌晨三点,没车回家里,万学贤得知情况后,毫不犹豫地自己开车去接……他与贫困户之间的暖心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一个个亲民的小事,一次次用心的帮扶,换来的是群众由衷的赞许。当村民得知他离世的噩耗后,无不痛惜,都说要来送他最后一程。

目前,村里的菌菇种植大棚搭起来了,经过他的精准筛选,已有89户、387人作为社员入股……万学贤同志走了,但当地广大贫困群众还是不愿相信,还在期待着他的回来……他说要联系一家手工作坊,把原材料带给贫困户做,再把成品带给厂家卖,大家一起勤劳致富的承诺还没来得及兑现……万学贤同志走了,却在当地群众心里树立了一座丰碑!这样的干部才是好干部,这样的书记才是人民期盼的第一书记!这样人的才是群众心目中真正的共产党员!

他是文化使者,足迹遍布乡村

农家书屋的建设者。7月的黄金埠小港村,绿水依青山,风景正怡人,这里的4A级乡村旅游景点也正在全力打造中。可是,这里的农家书屋,再也等不到,这个说好要来的送书人。“712日,我还联系了万学贤,希望他能够帮小港村调度一些农家书屋的图书,没想到……”县委宣传部文化科科长钟云凯在得知万学贤去世消息,言语中流露出了极大的震惊。原来,早在2005年,万学贤同志在宣传部借用期间,他们一起参与余干之窗网站的筹建工作,之后又一直共同从事文化工作多年。

万学贤同志从20078月任县文化局农村文化三下乡办公室主任以来,10年间不断地奔波于全县27个乡镇场370多个村庄,走遍每一条乡村小路、田间地头。他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实干,为了搞好农村文化三下乡任务,总是不辞辛苦,走乡串村,废寝忘食。”文广新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史俊在提及和自己共事10年的万学贤,更多地是一种对失去一名好干部、好同事、好朋友的惋惜。余干县389家村级农家书屋,每个农家书屋拥有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文学艺术等各类图书近2000本,报纸刊物10余种。一个个书屋,就是一个个见证者。这些年,万学贤为了农家书屋操碎了心。

为了增强农家书屋的吸引力,提高农民群众读书用书的热情,他每年都会认真调研,精挑细选群众欢迎的书籍充实到书屋。他还积极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图书漂流”活动、“爱心捐书”活动等活动,让更多群众能看上书,能爱上书。他用自己的一分努力,为乡村增添几分书香。

送戏下乡的组织者。“他是余干的活地图,他对余干每个村的情况都很了解。”这是文广新局副局长史卫城对他的最大印象。据了解,送戏下乡是“三下乡活动办”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年省市县各文艺演出队会为余干群众送戏500余场次。为了把送戏落到实处、送出成效,他总是事先安排好线路,提前在一些设备运送不方便的地方,安排好小三轮及搬运人员。他这种兢兢业业的精神感动了许多来余干演出过的演员。

“余干是个农业大县,农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小万总是联系我们,希望我们多来余干演出。”得知万学贤的消息,市歌舞话剧团张培园团长特地从上饶赶来看望他的家人。“他是一位非常敬业的人,每次我们来,他都将工作准备得细致稳妥,村里的路该怎么走、时间怎么安排等都帮我们考虑到了。”去年,市歌舞话剧团来演出,他刚做了手术,还主动提出带路,让我们大家很感动。“现在他不在了,我们感觉心里空落落的。” 张培园老师说,每到一个村,他顾不上旅途劳累,连水都顾不上喝就开始和工作人员一起接电源、试设备,他和我们的演员关系也很好……他经常说,当他看到村民们的笑脸,他就觉得吃苦受累都值了。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为人憨厚的万学贤走了!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繁荣乡村文化的路上;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却以平凡双脚走遍了余干的每个村庄。他的一生就此戛然而止,但他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用行动书写了余干干部的忠诚和担当。

他是棚改骨干,赢得交口称赞

2015年下半年,余干县启动规模更大的东南片区棚改工作。万学贤同志积极响应县委号召,成为第七征收组的一名棚改干部。他与工作组其他成员一起,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仅用100天的时间,就全部完成了18户棚改任务。在棚改工作中,如果白天找不到人,万学贤就主动晚上去找,晚上找不到,天没亮就在对象户家门口等,对象户往往被他真诚感动,积极配合棚改。当时的工作组副组长周杰回忆:“万学贤是一个工作勤勤恳恳的人,极端负责的人,从不推脱的人。他跟我说过几次家里有许多事情,单位上的工作也很多,但棚改的事情,他从来没落下过。”

同为棚改组员的袁义胜,棚改中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对乡镇基层的情况了如指掌,对全县每个村的情况都十分了解。在棚改中,他特别擅长与群众聊家常,聊着聊着,就聊成了一家人似的。群众相信他,工作就好做了。他与群众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他是一个好兄弟,太可惜了”

“确认万学贤同志逝世的消息时,是周六的早上(15日)我已在去梅港乡老虎口村扶贫的路上。那天上午,我几乎是魂不守舍。在老虎口村委会简单安排了一下工作,调度了一下产业扶贫的进度,连扶贫对象户的门都没进,就返回县城,直接赶到他家去了。我怕在扶贫对象户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宣传部副部长李树清介绍,“在东南片区和琵琶湖片区棚改,万学贤一直都在我的组上,两年的朝夕相处,我太了解他了。”

“他是个非常能干的多面手,对房屋结构、水电、材料、造价等方面了如指掌,与群众聊天谈话,能十分准确地说到群众心里,得到群众认同。他任劳任怨,有一次我们一起为袁家弄的一个对象户从二楼搬一个笨重的家具下来,弄了几个小时,搞得一身灰土,他始终是乐呵呵的。过了几天,我才知道,其实他腰有严重的伤病,不能太用力的。”回忆起棚改那些往事,李树清不胜唏嘘。

“东南棚改结束时,我们工作组四个80后的年青人一起合了一张影,我还专门填了一首词《江城子.为棚改兄弟而作》,发在朋友圈自娱,没想到,这却成了最后的思念。说好的,相约再聚首,谁知竟却成了诀别”李树清介绍说。笔者翻阅了一下他的朋友圈,全文如下:投身棚改历千难。朝上户,晚协商。百日攻坚,几度晓星残。夜半牵肠梦何处?袁家弄,紫辰巷。三载光阴指间淌。高楼立,道路宽。故土新居,处处人声欢。兄弟相约再聚首,杯斟满,酒尽酣。

20169月,琵琶湖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正式启动,我打了万学贤同志电话,他说‘好的’,干脆利落地再次加入了我的棚改队伍。见面后,我才知道,就在20天前,他因胆结石做了胆摘除手术,身上的纱布才摘除不久,刀疤的顔色还是鲜红鲜红的。其实,他完全可以再休息一段时间再工作的”李树清回忆起万学贤,往事历历在目,“又是不分白天黑夜的马拉松式的110天,我们组又提前完成签约、交房、拆除三个百分百!至今,琵琶湖棚改指挥部里还挂着对象户署名送给他的锦旗!”

他是家庭支柱,用心呵护全家

在很多人眼里,万学贤是个工作狂,一心扑在工作上,他把自己奉献给了事业,亏欠家庭很多。可是他的妻子董嫔姬和儿子万谦却不这么认为。

万学贤姐弟3人,因为勤快踏实,他成了里里外外的主心骨,在家里撑起了一片天。万学贤老家在乡下。19997月,他从省文艺学校毕业,2000年起在县文化馆工作。为了方便工作,他将家搬到城里,也欠下许多债务。为了还债,他利用晚上、周末、节假日时间帮别人装修水电,他的房子直到去年底还在装修。

万学贤担任文化局农村文化三下乡办公室主任后,工作更忙了,几乎每天都要下乡,无论是参与县城东南片区和琵琶湖片区的棚改工作,还是担任驻九龙镇瓜畲村第一书记,万学贤都记挂着妻子和儿子,偶尔空闲下来,他会用微信和妻子儿子视频聊天。妻子的微信朋友圈,虽然他从不留言,但他都会认真地看。

“他是个很会哄人开心的人。”忆起丈夫,董嫔姬忘不了,每年她的生日,哪怕再忙,万学贤也会备一份生日礼物,给她一个惊喜。每次下乡或者外出,万学贤每次都会和妻子通一个电话或者发个微信。他与妻子董嫔姬的感情非常好,去世前一天还帮妻子洗头、剪趾甲,他去世后,妻子感觉天都塌下来了,哭晕过好几回,醒来又与万学贤母亲抱头痛哭。

    难得与父母在一起时,万学贤会在厨房帮母亲做饭,陪父亲聊聊天。每年,他都坚持给父母买一套衣服、添一双鞋子。他跟董嫔姬说:“我工作忙,家里你费心了。”而父母却宽慰他:你把工作做好了,不辜负组织就是孝。为了不给万学贤添麻烦,老人选择住在小儿子家。

儿子万谦才9岁,在五小读二年级,成绩优秀,经常考双百。万学贤与儿子关系很好,虽然有时对儿子要求很严厉,但平时像是朋友一样。万学贤去世后,儿子哭得呕吐,一个劲求叔叔万斌贤把爸爸叫起来。

79日星期天下午,天气炎热,万学贤匆匆扒完几口饭,收拾好换洗衣服,就要赶往瓜畲村。无论是切除胆囊不到二十天就参加棚改工作,还是前往百里外的瓜畲村担任扶贫第一书记,董嫔姬都坚定地支持丈夫的工作。明知拦不住,董嫔姬还是劝万学贤:“今天天气太热了,就不能明天一早再去吗?”万学贤笑着说:“第一书记必须星期天下午到岗,再说,脱贫工作现在是攻坚期,不能马虎啊!”董嫔姬从来不曾想过,丈夫会因过度劳累,而永远离开了自己和年幼的儿子。

万学贤走了,带着他的一腔热忱和无尽的爱。而他的故事,在干越大地广为流传,激励着更多的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姜奕杨:用真心倾真情出真招助力健康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