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三篇“文章” 打造“三型”之家
2024-05-22 09:10:15
自“家站点”平台筹建以来,余干县人大常委会按照“建、管、融、用”的目标要求,从完善机制、融合功能、创新模式方面全面发力,着力做好“三篇文章”,打造“三型之家”,激活了代表履职的“一池春水”。
做好“务实”文章,打造“有情之家”。每到周三,位于菜市场门口的代表之家,总是异常热闹。一群大叔大妈在买菜之余,总要到代表之家转转,瞅瞅有哪些代表进了“家”,又有哪些“菜友”去“说事”了。建“家”之初,为方便代表和群众进站反应问题,余干县人大常委会选择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小区、农贸市场和学校交汇之地,且背靠政府大院、工会大楼之所建“家”,让“家”既接“天线”又接“地气”,更多了几份市井味、烟火味和人情味。2023年以来,该县人大常委会开展“相约周三”活动,将每周三定为“选民接待日”,建立“常委会领导带班、常委会组成人员坐班、乡镇人大主席跟班”的轮值接访制度,集中安排代表进“家”接待选民,打造“听民声、解民忧”的窗口,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校园安全和法治建设、物业安全管理、社会养老服务等问题被纳入县人大常委会重点监督内容以推动解决,一批群众密切关注的青岭大桥建设和世纪大道余干一中路段积水等意见建议,也被列入2023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予以落实,“小阵地”释放出为民办实事的“大能量”,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做好“融合”文章,打造“特色之家”。“现在在‘家’,我感觉自己越来越有用武之地!”刚与选民进行“围炉夜话”的张英才代表说。近年来,该县人大常委会大做“融”字文章,充分发挥“家站点”基层治理前端触角作用,紧盯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痛点难点和薄弱点,动员人大代表既坚持在家“接诊”,又走出家门找活干,先后开展了“百名代表访民情”、“法治宣讲到村头”等活动,心贴心、实打实为民排忧解难,得到群众的高度认可。11月以来,创造性启动“检察工作室”入驻“家站点”平台,检察官定期进“家”开展活动,收集刑事、民事、行政裁判监督、诉讼活动监督等案件线索,为代表联系群众无偿提供法律咨询,把公益诉讼、公开听证融入代表联络“家站点”,将法治服务延伸到基层社会治理最末端,进一步拓展了“家”发挥作用的空间和舞台。
做好“畅通”文章,打造“活力之家”。“当初我们就是抱着试试的心态去反应一下,没想到会这么管用”,家住野趣路的大妈兴奋地说。2023年4月,该县人大常委会以“民情民意畅通”为目标,通过强督办+重反馈相结合,建立了从接待选民收集问题、分级认领建议交办到跟踪督办结果反馈、满意度测评闭环运行模式。在高效督办下,选民到人大代表之家反映的城中废弃地杂草丛生、垃圾遍地、影响周边群众生活的问题,不仅得到解决,而且直接由“闹心”垃圾堆变身“暖心”停车场,有效解决了群众长期面临的停车难问题。此外,还创新推行了代表约见国家工作人员制度,按照“百姓动嘴、代表跑腿”的原则,通过代表约见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先后协调了县工信局、商务局、应急管理局、金融服务中心以及天然气公司等单位主要负责人进园区代表联系点,与人大代表、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真正实现了“群众说了有人听、听了有人管、管了有效果”。